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黄玉惠工作室
会员单位
专家团队
沙盘游戏
心理咨询
新闻动态
心理世界 培训督导 在线留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心理世界 >> 正文
用心感受孩子的言行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黄老师讲座提纲)
发布日期:2010/7/22 15:31:07    浏览人数:8575

                                 前   言

    今年暑假,沈阳市青教办在全市中小学组织了一系列的家长学校培训。黄玉惠老师作为讲师团成员之一,分别于7月19日、21日应邀在沈河区泉园二校和于洪区宏发小学进行了以《用心感受孩子的言行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为题的讲座。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用心感受孩子的言行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黄玉惠
各位家长好!
今天的讲座我将结合自己咨询工作中的一些个案、体会和感受和各位家长做一个交流。
第一部分:“用心感受孩子的言行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一、为什么要用 “用心感受孩子的言行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这样一个标题?
因为我觉得目前家庭沟通中普遍缺少互相体会对方的“感受”。也可能根本就是是忽视的。
总有家长这样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越来越不好管,越大越不好管了。为什么家长越来越用心,孩子却越来越不领情?
    上锁的日记(二年级)
前几天,有个家长说她女儿二年级,现在的日记本就开始上锁了。我们知道以前是初中生的日记愿意上锁,后来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的日记上锁。现在二年级的小女生也上锁,意味着什么?他们锁住的不仅仅是日记,还有他们的心灵。她的心扉开始关起来了。这不能不说是当家长的一个失败。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在小学二年级就跟妈妈有这么远的心理距离,将来怎么成为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不能不说是当家长的一个失败。
    我们小时候可没有这么让家长操心。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又忙着上班也没有人管我们啊!现在可倒好整天不停地告诉,就是听不进去。
现在孩子,什么都不缺,可总是不满足。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建议大家分析一下:现在的孩子缺少什么,而不是有什么?
跟我们小时候比他们缺少:
l        兄弟姐妹
l        更多的伙伴
l        个人时间
l        自己空间
l        有些孩子爸爸妈妈比较忙,他们缺少和父母的陪伴。
l        还缺少什么呢?——家长对他们情绪、情感的关注。
l        缺少大人的认可和信任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一味地去管,可能会越来越糟糕。
是啊,问题也许出现在“管”的方式方法上。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从什么时候孩子不好管了呢?
大概是上了学以后。而且随着他年级的增加越来越严重。
在上学以前,我们会用可爱或调皮来形容他们。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夸奖他们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那时候他们渴望长大。那时候大人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时间也比较多。
在上学以后,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多数都停留在学习上。每天,在见到孩子第一眼的时间就开始“上课听讲没?”“作业写完没?”“考了多少分”问个不停。
很多家长会问: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就是学习吗?不问这些问什么?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没错。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错。但是请家长不要忘了“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重复,家庭是一个孩子完善情绪、情感的根据地,父母是他们情感、情绪方面的第一责任人,是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一个孩子如果有健康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就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把他的智力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相反,即使他的智力水平比较高,也一样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失败。
可能会有家长感叹: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忙着自己的工作。我们在孩子身上操的心已经够多了,还怎么关心他的内在需求,他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他的内在需求是什么?怎样关心他们的内在需求,这看起来确实有点抽象。其实人的内在需求就是情绪和情感的需求。有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高发年龄在25-35岁之间。而病跟儿却是他在童年时情绪和情感没有很好地完善而留下的。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在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心理就是健康的,他在完成学习任务是也自然是高效率、高兴致、高兴趣的。
二、 怎样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
孩子一进入小学,就开始了他的社会化。他自己要面对学习、劳动、运动交往等很多事情。要处理和老师的关系、同学的关系、同桌关系、同伴关系等很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的长大。他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很多方面开始跃跃欲试有时又缺少一点勇气和信心。进入小学,他们的问题自然就多了起来。如同生理上的“生长痛”一样,他们的心灵成长也伴随很多困惑、烦恼和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每天都渴望跟父母说一说,同时也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比如班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学校发生什么事情了?上学时看见什么人和事情啦等等。这些就是他们的情绪情感,是孩子的内在需求。怎么发现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呢?用心去感觉他们的言行。
对他们的这些表现您是怎样反应的?
1、妈妈,今天我们班小峰和小宇打起来了、、、
2、今天我看见小丽上课时偷偷地哭了,听说她妈妈爸爸离婚了、、、
3、今天老师把小铭给狠狠地批评了,都找家长了、、、
4、今天小泽的爸爸给他打了,因为他没写完作业、、、
等等。
小学生一般都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他们会通过言语和行动表达出来。细心的家长就能够发现。
家长会说,小孩子怎么那么复杂,有什么事直接说不就行了吗?孩子们为什么不直接说呢?有一些孩子是可以直接跟家长表达的,更多的孩子却不感直接表达,因为他们被批评、训斥、阻止得害怕了。孩子们的生理上的成长痛症状比较明显,容易被家长发现和重视,而心理上的成长痛症状就不太明显,也不容易被发现和重视。渐渐使情况加重,影响到他们的成绩和生活。
一年级小姑娘在咨询室,快结束的时候跟我说“我都饿了,一会儿出去就吃点饼干”。可是在休息室,一见到她妈妈就立刻站着不动了。、、、
就是因为这样的妈妈,孩子很多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总在担心千万别挨妈妈的批评。孩子的天性在这样谨小慎微中逐渐消失。
有个成年人做心理咨询,就是想解决:我为什么一看到我妈妈就紧张、焦虑?
家庭中严父慈母是最理想的。但是现在,一般家庭要么是爸爸比较忙,妈妈整天非常严厉,孩子没有严父,也没有慈母。
要么妈妈爸爸一起忙,把孩子给老人带。要么妈妈特别忙,总之现在的“慈母”越来越少了。
有一个孩子,四年级, 他用“声嘶力竭”、“不可理喻”、“歇斯底里”来形容他妈妈,就感觉在孩子眼里那不是一个漂亮的妈妈,而是一个“狼外婆”那么狰狞、恐怖。
以前几天孩子准备期末考试为例,每天晚上一见面你对孩子都说了些什么?
多数家长反复叮嘱、各种诱惑、批评、训斥、警告甚至威胁。
好象不这么说就对不起孩子和自己,就有失身份。好象不这么说孩子就不能考好。不长篇大套就不能解决问题。
孩子的心理情况我们关心多少?他的情绪怎样、紧张和害怕有没有,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有没有注意到?
在这种情况下,年龄小的表面上听话,内心里害怕。年龄梢大一些的,比如四、五年级的,就嘴上答应着,心里没听着,根本不走心,到了六年级、初中就表现在顶撞、逆反。因为这些情况使家庭矛盾开始升级。
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无法正确的表达,久而久之就压抑中变得冷漠、内心或粗暴。会严重影响今后的人生路。
三、怎么能够改变或调整这样的互动习惯呢?
为了便于记住我总结了1-2-3原理
1 每天一次,每次10——20分钟时间,透过言行感受一下孩子的情绪。
在我们见到他的第一时间,要很自然地问一下:今天开心不?有什么事情跟妈妈说说吧。然后等待他的反应。而不是一见面就问““上课听讲没?”“作业写完没?”“考了多少分””
2 妈妈跟孩子或爸爸跟孩子单独聊一下(不要两个人两个对一个)
3 三个步骤
(一)家长要“闭上”眼睛和嘴巴;用心倾听孩子说话,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二)关注他的眼睛,等待他说话,在点滴细微处找到他要表达的口子,在等待中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心情说出来。
(三)感同身受。并根据他的想法、感受、心情表达家长的感受,而不是说教。
有三个关键点需要把握:
1、倾听
关注并在乎孩子的内在感受,包括非语言信息,给他充分表达和展现的机会。
2、共情
要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心不在焉地、简单地应付。多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的心情会怎样?
3、闭上嘴巴
不要一打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即使看到也暂时闭嘴不说。
    其实,很多道理孩子比我们明白,不要总是批评、训斥或讲大道理、说教。孩子把他的心理话说出来了,自然就轻松了,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如果是家长很忙,孩子必须跟老人一起生活的话,当父母的至少要每周有一个半天,单独与孩子在一起。
这样一点点地养成习惯,孩子就能随时把心理话说给你听,你就能把握孩子的脉搏,他们的内在得到了关怀,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会使你越来越省心,能够成为于国于家的有用之人
第二部分  孩子在什么时间更需要关注
1、环境的改变    害怕  紧张  不适应
换学校、班级
搬家
换老师
2、父母婚姻的变化    担心   害怕  紧张
吵闹
分居
冷站
离异
再婚
3、亲人、朋友的变化 悲伤的情绪要处理  思念  怀念
搬出
过世
重病
(孩子饲养的小动物的死亡或离去)
4、考试  压力  焦虑   紧张
测试
考试
复习
这些对大人来说好象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就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站在他们的高度和角度来体会这些事情给他们造成的问题和困扰。
当这些问题发生时孩子的反应也有大有小,但如果我们用心感受就会发现都有反应,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简单的处理一下,可能以为敷衍一下,时间一长就过去了,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就能够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进而影响他的学习成绩。
第三部分      强化孩子的优点
一、孩子的学习是长跑还是短跑?
如果是长跑,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在这个长跑过程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比如犯错误、摔跟头、出现身体上的不舒服、落在别人的后面,还可能跑不动了。
如果是运动会上的长跑,我相信没个家长都会做的很得当。在学习这条长跑的路上呢?
   在这十几年的路上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跑到最后,跑出好成绩
家长能做什么?
是跟着跑、拉着跑、还是索性替他跑。显然都不是。我们要希望孩子跑得远、最后跑出好成绩,必须尊重他的身体情况、保护他的自尊心、鼓励他坚强、保护他的兴趣、坚定他的信心。
二、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怎样保护?
这是所有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如同植物一样,有向上生长的能力。孩子有孩子成长的力量,只要我们给与他需要的阳光,要给他合适的空间和距离,就能够使他充分的发挥。
    回忆孩子在二三岁的时候,他们多么爱学习,看到认识的字就读,学会一首唐诗就经常背诵,而且乐此不疲。
    上学以后呢?是什么导致他不爱学习了呢?
    这跟家长有直接关系。
很多家长都认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害怕孩子出错,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和允许孩子犯错误,走弯路。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和权利。孩子出现一点点小情况就严加批评,恶狠狠的批评,希望把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消灭在萌芽中。在家长过分严厉的批评下很多孩子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动力和信心。进而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和乐趣。
要强化他优点和成绩,
心理学有个理论就是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经常肯定他这方面的成绩。
另一种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希望把孩子成长中的障碍都搬开。包办、代替。怕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吃亏。事无巨细一律过问代替。
逐渐地孩子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进而产生依赖,当他自己感到与同龄人能力出现距离时,特别想改变,就加重他的焦虑,他越是想把事情办好就越希望有好的策略,于是就越担心自己不行,就由家长出面了。
家长也如此:越来越不给孩子机会。于是依赖便产生了。
 
相信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爱的方式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成长。让我们告别惩罚,在期待中让孩子健康成长。
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这样才能使他真正地长大、成人。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关心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成功地做自己。

(此文章作者为黄玉惠,转载请标明出处)

 

 

 

 
热点文章
沈阳斐乐蒙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沙盘游戏的理论背景:荣格的基本...
第十三次沙盘——与沙共舞
心灵绘画---<涂鸦日记>小贴士
孩子入学困难怎么办 邵蕊老师...
第四次沙盘体会——晓晓的沙盘...
十月 沙盘游戏咨询师课程网络培...
把梦想还给自己(刘枢)
家长为什么不能等一等(黄玉惠)
在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家长该做些...
图片推荐
沙盘游戏:重大事件对儿童心理的影响(黄玉惠)
沙盘游戏:重大事件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孩子入学困难怎么办  邵蕊老师有答案
孩子入学困难怎么办 邵蕊老师有答案
 第四次沙盘体会——晓晓的沙盘日记
第四次沙盘体会——晓晓的沙盘日记
辽宁沙盘游戏师系统化培训第一期招生信息  (2022年 3月  地面+线上)
辽宁沙盘游戏师系统化培训第一期招生...
请查收!心理咨询师独立执业筹备清单  (网摘文章)
请查收!心理咨询师独立执业筹备清单...
惠心阁16岁啦
惠心阁16岁啦
在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家长该做些什么?(刘枢)
在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家长该做些什么...
沙盘游戏的理论背景:荣格的基本理论(一)
沙盘游戏的理论背景:荣格的基本理论...